持续反弹,抄底互联网公司还需谨慎?

继阿里巴巴之后,小米再抛百亿港元的回购计划,互联网公司回购潮开启。近五个交易日的反弹后,互联网行业能否真正走出阴霾,开启长期向上趋势?

01

小米开启100亿港元回购

3月22日晚间,小米重磅发布不超100亿港元的回购计划。小米集团公告中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持续反弹,抄底互联网公司还需谨慎?小米集团昨日发布2021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备受市场关注的小米汽车业务公布超预期进展,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并继续保持预计2024年上半年量产。

3月23日收盘,小米集团在港股涨4.08%,收报14.78港元,总市值3692亿港元。相比2018年上市时发行价17港元,目前的股价仍有差距,但已较近期低点反弹28.52%持续反弹,抄底互联网公司还需谨慎?02

腾讯将开启新一轮回购?

此前,BOSS直聘、富途证券、腾讯、微盟集团等均陆续已开启自购模式。

3月22日早间,阿里巴巴宣布进行股票回购,回购规模从150亿美元增至250亿美元,约合1590亿元人民币,最高回购规模相当于近十分之一市值。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

继阿里巴巴和小米之后,市场猜测腾讯可能在近期将开启新一轮股票回购。分析认为,从市值管理角度,腾讯确有开启大规模回购的动机。今年2月以来,在市场持续动荡之际,腾讯市值已经缩水了4500亿美元。资金面角度,截止去年3季度,腾讯持有约400亿美元的现金及等价物。

公告统计显示,年初至今,腾讯控股共计回购21.96亿港元,最高回购价475.14港元,最低回购价为431.19港元。公司股价也呈企稳态势,在3月15日腾讯港股一度跌至297港元,随后股价迎来反弹,最新收报389港元。持续反弹,抄底互联网公司还需谨慎?03

估值泡沫已有所挤压?

3月16日金融委会议后的五个交易日里,美股中概股持续反弹。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爱奇艺期间股价大涨98.10%,金山云大涨96.57%,拼多多涨74.04%,哔哩哔哩涨58.54%,阿里巴巴涨49.80%,京东涨40.78%。

港股科技股同样大幅走强,哔哩哔哩-SW和阿里巴巴-SW分别大涨79.47%和65.05%,美团-W涨47.35%,快手-W涨42.83%,腾讯控股涨30.54%。

银河证券认为,今年以来中概股下跌幅度较大,且下跌速度较快,部分公司估值已近历史低位,近日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大幅提振市场信心,助推市场短期反弹,俄乌冲突带来的情绪性影响也逐渐消化,短期市场在政策面催化下有一定机会。长期来看,中概股目前估值泡沫已有所挤压,处于性价比较高位置,价值投资思路重要性抬升,可逢低配置估值-盈利性价比高的优质个股。

受政策提振,互联网股价暴涨,后续是否还有机会?行业能否真正走出阴霾,开启长期上升通道?

浦银国际证券认为,近期政策释放重大利好,有助于消除恐慌情绪,重筑中长期市场信心,不确定性风险在逐步释放。同时,市场关注点重回基本面,行业估值或回归理性,右侧反转信号显现,建议逢低加仓布局。

同时该机构指出,行业整体暴涨后,较高点仍有很大差距,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预期互联网企业股价短期或震荡调整,中长期趋势向上,下半年机会或许更大。

国海证券认为,互联网行业整体已处于低估值区间,在政策释放强烈利好信号下边际修复空间较大。预计未来互联网行业将处于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环境中。我们认为政策已成为影响互联网估值情绪的重要因素,在政策释放强烈利好信号下,非常看好后续常态化、规范透明的监管阶段下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望带来估值的持续修复。

04

抄底仍需谨慎?

近期监管对于中概股、平台经济、港股等问题给予了明确的定调和关注,分析认为有望推动这些关键领域当前的“政策底”。

从历史数据统计看,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不过,回购并不能保证股价“护盘”成功,二级市场走势要综合多个因素考虑。

同时也有市场观点将本次中概股下跌类比2000年科网股泡沫,推测还将“二次探底”。持续反弹,抄底互联网公司还需谨慎?年初以来,恒生互联网ETF净流入资金达百亿,上周单日成交额更是突破80亿。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裁鲁亚运认为,经过今年的调整后,港股互联网的估值对投资者而言具备一定吸引力,吸引到大量增量资金净流入。

同时他也指出,尽管现阶段利好因素提升市场情绪,但港股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仍未完全消除,短期内精准把握港股底部难度系数较大。当前确为较好的布局窗口,即使短期港股市场出现波动,通过分批建仓可熨平短期波动。“不要轻易抄底,也不要在低谷放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hongliang.net/4170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4日 下午4:28
下一篇 2022年3月24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 5月发布!华为Mate X3曝光:搭载麒麟9000

    进入2021年以来,华为由于种种原因,可以说发布的新机型是越来越少了,只能够将有限的库存芯片提供给高端旗舰手机。即使是这样,市场上还是经常出现一机难求的情况,导致这种局面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芯片受到了限制。不过随着国内各大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加大投入与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芯片领域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如果华为能够熬到这个时候相信华为一定能够重新回…

    2022年3月26日
    25100
  • 华为小米,投出年内最贵芯片股,但近4成股民弃购 IPO观察

    苏州纳芯微(688052.SH)将以230元/股的价格于今日在科创板上市,这也将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一方面,打新收益堪忧。今年为止科创板上市的37家企业中就有20家破发,比例超过一半。上周科创板的新股再次刷新了下限。唯捷创芯上市首日就收跌36%,另外两只新股分别在上市首日收跌近30%、23%。4月19日经纬恒润破发,保荐人中信证券一天浮亏8000万,相比之…

    2022年4月22日
    22700
  • 华为:暂停俄罗斯新订单

    据外媒报道称,华为在暂停新订单后,已让其俄罗斯员工休假至少一个月,原因是可能会因与莫斯科做生意而面临二级制裁。 在强制休假之前,该公司在3月底暂停了新的供应合同,并下令部分莫斯科员工远程工作。在营销人员被裁掉的同时,中国员工则继续向公司汇报工作。 华为对这些报道没有发表评论。也没有说明有多少员工被强制休假。华为的招聘广告称,该公司在俄罗斯和前苏联拥有1200…

    资讯 2022年4月19日
    21200
  •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新出路:更名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办公领域

    供应链受限后,华为消费者业务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走向。 4月20日,在华为终端商用办公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宣布全面进军商用领域。今后,华为“消费者业务”将更名为华为“终端业务”,覆盖消费产品和商用产品两大模块,消费产品继续聚焦服务大众消费者,商用产品则专注于服务政府及企业客户。 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将依托硬件和软件两大生态,丰富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

    2022年4月21日
    21000
  • 安联锐视:公司与华为有业务合作,是华为机器视觉业务的JDM合作伙伴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3月24日讯,有投资者向安联锐视(301042)提问, 董秘你好!媒体报道华为主导“全息路口”标准发布,华为视觉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同时深入行业和客户需求,为规范行业的发展和制定标准贡献力量。请问公司是否和华为视觉相关方面有合作?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华为有业务合作,是华为机器视觉业务的JDM合作伙伴。华…

    2022年3月24日
    1870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助理1:15733171701
助理2:18231176262

在线咨询: QQ交谈

在线咨询: QQ交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