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答将会围绕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
什么是社群&社群运营必备能力
-
4大要素
-
5W+1H
-
监测与报告
什么是社群&社群运营工作内容
-
什么是社群
所谓社群,简单来讲是一群人因为某个原因而聚合并产生社交关系,这个原因可以是因为有相似的爱好、心水某款产品、相同的目的等等,在这个社群,成员拥有特定的意识与规范。社群运营要做的就是运用各种方式使社群健康成长。
-
社群运营必备能力

内容输出能力:社群运营需要持续的内容输出,借助有价值的内容输出实现拉新、促活,日常短文案写作、宣传文案写作、活动策划写作。
活动策划能力:社群搭建之后,需要策划相关活动活跃成员、提升参与感、归属感,具备相关的活动策划能力是必要的。
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是运营岗位的必备能力,社群运营也同样需要,它贯穿社群运营的整个周期,包括转化率、留存率、整体趋势等等。
运营规划能力:运营规划能力,考察的是管理能力和项目把控能力。涉及的工作较为细碎。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一份强大的规划管理能力,能帮助我们不忘初心,使工作有序进行。
社群构成的4大要素
建群之前,先明确社群构成的4大要素,包括同好、社群结构、内容输出、运营▼▼▼

了解4大要素能大致明确社群具体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应该有哪些内容。
同好:同好之下包括分类与价值,分类是指所要建群属于哪种类别,例如行为类别——阅读、旅行、电影、学习等各类行为;价值是指社群的价值表现,借此能区别与其他社群,包括名称(十点读书)、口号(深夜十点,陪你读书)、视觉表现、内容输出,这些元素是给予社群成员归属感的基础。
社群结构:包括组织成员、管理规范、成员互动。组织成员即如何挖掘社群成员,在这个环节需要明确入群方式(邀请制、会员制等等),挖掘目标成员,设定管理人员,寻找社群内KOL;管理规范很好理解,即设置社群规范,以维持社群的稳定有序运作;成员互动是社群活跃的保证,是成员参与感的保证。
内容输出:社群活跃需要内容的持续输出,增强群成员对社群的依赖与黏性。包括各式内容,主要围绕社群定位进行输出,以下例举社群输出的主要形式▼▼

运营:运营是为了保证社群健康的“活下去”,保证活下去的条件其一是重视群成员的感受,重视其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归属感,从感性层面留住成员;其二是具体运营工作,包括日常打卡、内容分享、福利发放、氛围活跃、策划线上、线下活动等等。
5W+1H
了解社群运营几大要素之后,对建立社群有了大致概念,具体定位社群目标可以使用5W+1H模式,从明确建群目的到采用何种变现方式都囊括在此▼▼▼

WHY(为什么建群),明确建群目的,这个社群承担哪方面任务。刺激销售、强化黏性、打造品牌、售后服务等等,总而言之有其明确目的。
WHAT(社群具备什么价值),社群用户和非社群用户其区别在哪里?这从社群具备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社群内除了推广日常的产品促销、活动信息、优惠信息,也需按照运营方案进行精细管理,内部孵化和沉淀价值内容。
WHERE(建群渠道在哪里),根据目标成员使用习惯,选择对应平台建群。
WHO(社群成员有谁),社群内,社群成员扮演不同角色,包括社群的创建者、管理者、参与者、合作者等等。针对这些社群成员,应该如何管理、如何使其保持活跃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在MindMaster导图社区有不少相关详细导图可以参考▼▼▼



WHEN(什么时候开始运营),确定社群运营周期,从什么时候开始运营,是一个短期社群还是一个周期更长久的社群。
HOW(如何变现),凭借何种形式变现是社群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毕竟这不是一项公益事业,最后的落脚点是需要落在变现上。

更多详细变现技巧请前往→ →MindMaster导图社区查看哦~
监测与报告
社群运营除了搭建社区、维护社区,还需要进行数据监测,通过一段时间运营之后借用数据了解社群运营效果,并依据数据调整运营策略、确定运营重点、发现运营漏洞等等。 社群运营需要关注的数据:社群成员相关数据、内容相关数据、社群转化率、活动相关数据等等。

社群运营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岗位,但具体如何定位它其实并没有像一个数学公式一样有很固定的概念或者方法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目标群体的特征打造独特的社群生态。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hongliang.net/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