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企业中,有些员工总是得多且过,懒散懈怠,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他们对任务完成的情况漠不关心,经常迟到早退,是企业中的问题员工。管理者要想管理好这些员工,有效的开展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定岗位
为避免员工之间的相互扯皮,互相推诿,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需要大刀阔斧的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根据实际设置工作岗位,因事因岗择人,“一个菠萝逼格坑”,做到刚刚不虚设,人人有事干。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设置工作岗位。要纵览全局。科学设置,统筹兼顾,立足长远。
2. 明职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国有企业内懒散的员工到外资企业后可能业绩骄人,在国内路略微的研究人员到国外后有可能成果颇丰,制度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创造力、活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的能力。在科学设置工作岗位的基础上,要因岗定责因岗定人,责任到人。工作职责要力求明晰、细化、工作目标、任务、要求、考核、奖惩等要一目了然,要有指向性、针对性、使员工的工作范围、内容、完成工作时间和质量要求等有章可循。
3. 勤监督
管理者要想医治员工的懒散作风,不能用“秋后算账”的办法,这样往往无法扭转已经犯下的许多差错。最好的办法是对他们实行跟踪管理,随机管理,做到警钟长鸣,勤于监督。
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员工各个工作缓解中的成绩和差错。对于表现好得员工要予以肯定,及时通报表扬,并给予适当奖励;对于犯错误的员工要及时提醒,进行善意的帮助,以改进工作,避免出现重大失误,让员工真正体会到管理者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放下包袱,心情舒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4. 重奖励
管理者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奖勤罚懒的制度,做到一诺千金,坚决兑现,绝不敷衍了事。在奖罚时,可通过评选先进、岗位调整、至如今升、奖金分配、晋级加薪、休假疗养等诸多方面进行体现,论功行赏,奖罚分明。为严把奖勤罚懒关,不出偏差,要求管理者做到: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坚持实事求是,让员工心服口服;二是对少数懒散懈怠员工要根据“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做好引导工作;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对考了评估机制进行万神,以减少偏差,尽量做到科学、公正、合理。
在做好监督工作的同时,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用高尚的任何力量感染员工,并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公司氛围,用行政手段约束,用激励机制激励员工。
通过定岗位,明职责、勤监督、重奖罚的办法,相信可以使许多慵懒员工得到很大的转变。管理者在做上述工作时,有一点一定要注意:每项工作的标准与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合理,才能让所有员工心服口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hongliang.net/5828